Z3CND17-12-03是一種法國AFNOR標準的奧氏體不銹鋼,屬于低碳含鉬、氮的鉻鎳合金鋼。其名稱中的元素代號直接體現了核心成分:鉻(Cr)含量約17%,鎳(Ni)約12%,鉬(Mo)約3%,氮(N)作為強化元素。該材料通過優化成分設計和工藝控制,在高溫強度、耐腐蝕性及焊接性能上表現,廣泛應用于核電、化工、海洋工程等嚴苛環境。
一、材料基本屬性與成分設計
成分體系
鉻(16-18%)提供氧化環境下的鈍化膜保護;
鎳(10-12%)穩定奧氏體相,增強低溫韌性;
鉬(2.5-3.0%)抑制氯離子點蝕和縫隙腐蝕;
氮(0.12-0.20%)通過固溶強化提高屈服強度。
這種組合使材料在酸性介質(如硫酸、鹽酸)和含氯環境(如海水)中具備出色的耐蝕性。
低碳控制(≤0.03%):顯著降低晶間腐蝕傾向,提升焊接安全性。
關鍵合金元素:
物理與機械性能
抗拉強度≥785 MPa,屈服強度≥881 MPa;
延伸率≥11%,沖擊韌性(Akv)達434 J;
硬度約235-268 HB。
高屈服強度使其在承壓設備中可減薄壁厚,降低制造成本。
物理特性:密度約7.8 g/cm3;熱膨脹系數(20-100℃)為13×10??/K;導熱系數(100℃)約15.4 W/(m·K)。
機械性能(退火態):
二、核心性能優勢
耐腐蝕性能
全面耐蝕性:在無機酸(硝酸、磷酸)、有機酸(醋酸)及堿性介質中腐蝕速率極低,尤其耐受含氯離子環境(如海水、鹽霧),抗點蝕指數(PREN≥35)遠超316L鋼。
抗應力腐蝕開裂(SCC):低碳和鉬的協同作用顯著降低氯化物環境下的SCC風險,適用于核電站高溫高壓水系統。
高溫與低溫適應性
高溫性能(≤400℃):保持高強度和抗氧化性,適用于熱交換器及蒸汽管道。
低溫韌性:-196℃下仍維持良好延展性,可用于液化天然氣(LNG)設備。
加工與焊接性能
可采用TIG、MIG等常規方法焊接,無需預熱;
焊材推薦匹配的低碳高鉬焊絲(如Z3CND18-14-03),避免焊后敏化。
熱處理工藝:固溶處理(1154-1455℃)后急冷,可消除加工應力并優化組織。
焊接性:
三、關鍵應用領域
核電設備
一回路輔助管道:用于核島內冷卻劑小徑管(直徑≤25.4mm),替代傳統Z2CN19-10鋼,提升耐硼酸腐蝕能力。
堆內構件支撐件:在輻射環境下維持尺寸穩定性,避免輻照誘導脆化。
化工與海洋工程
耐酸設備:制造硫酸儲罐、醋酸反應器,耐受濃度≤80%的酸性介質。
海水系統:用于海水淡化泵閥、海底管道法蘭,抗生物污損和電化學腐蝕。
工業裝備
食品與醫藥設備:滿足衛生標準(FDA/EC1935),用于發酵罐、無菌管道。
能源裝備:油氣平臺鉆探部件、地熱電站熱交換管,適應高硫高鹽環境。